close

我喜歡書。

從小的記憶,便在中國童話與各國童謠下長大,從簡易的世界名著兒童書籍閱讀起,印象深刻的是當時由東方出版社所出版由賽珍珠女士的小說,國小時期假日必訪市內圖書館,始於影音區的享受,進一步跟姐姐到當時第四層的小說區,很早便開始於希區考克的陶化,後來國中時期的言情小說與歐美浪漫集,當時是學校數一數二愛看小說的孩子,每天下課都往圖書館跑而獲獎,到進聯考時期,因學校館藏圖書少,金庸整套更不知道讀過多少回,同時為了放鬆精神,從國小一路由小叮噹、台灣早期本土漫畫家劉興欽、到後期認識不少日本漫畫等等,如擅長科幻系列的作者清水玲子便是我最愛的漫畫家。

我並不特別喜愛哪一種類型的書籍,知道只要有書在身邊,就算是一本電話簿也有其價值安定人心的慌亂,高中時期隨著世界歷史課本慢慢開始認識真正的世界名著小說,當時還被的厚度與過去所閱讀厚度的不同而嚇到,偶爾軍事化的紅皮小說看得吃力,但卻會享受到如同最末結局都會有一種大快人心的感覺,接下來則開始接觸日本文學與俄國文學,恰巧符合當時高中聯考前後苦悶的心情,人心人性與心情,當時護校的姐姐推薦我,醫學倫理的話題逐漸發燒,隨著在日本文學區的腳步,因機緣認識書架上乙一的短篇小說集,而後進一步的開始追逐如莫泊桑的、蘇童,同時閱讀有關相關的文學書體,我會認為讀者在不同的時期對於書籍會有不同的喜好與吸收程度,一間書店本身的定位與價值能滿足客戶多少的要求,站在客戶本位的思考,我更希望能在一間書店當中能夠得到除了書籍以外的驚喜,這也是逛書店的樂趣。

大學時期閱讀書籍便得比過往中學時期多的更多了,對於電影與攝影的興趣,藉機開始理解小說與電影作品之間的差異,大多數只要是由小說改編翻拍的電影,有機會都先在學校將小說看過一回,與中文系的同學交集,更才認識現在一些知名如:九把刀、橘子、深雪等作家,但相對於這群受青年學群喜愛的新興作家們,我更愛過去寫、的朱家姐妹與其父朱西甯先生的作品,在一面鋼柔之中又能見人心的一絲溫柔,情緒與思維在閱讀的同時受到挑戰。後來,也曾度過一陣子無書的日子,離開大學後,與圖書親密接觸的機會只剩假日空檔到家中附近的書局,享受閒情假日的午後,因專業與興趣的需要,我開始接觸普科書籍,同時面對人課題與社會試煉場的需要,閱讀解除抒壓與人際關係的書目也便成策煉自己思維的一種方式。



--

無意義的功能廢文。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shioomoon 的頭像
    shioomoon

    星球上的小狐狸

    shioomo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