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年前的書了,前一陣子在二手書店看到。
咻只買一次看不會看懂的書,
那樣,要看很多遍,cp值會比較高。
蠻推薦早期的 與,
早些年的翻譯翻得不錯,不像近幾年出版的書籍,
翻譯的文藻就遠遠不如當年所出刊的叢書。
混沌的概念來自科學中層層發展推演所得到的一個奇特現象,
於其中甚至對普遍性、規律性等等所作的研究,
光是看中文譯本,仍然會對當中提到的一些數學與物理概念,
感到艱澀難懂,學問世界的寬廣與無限,再一次打擊了我的幼小心靈(誤)。
摘取當中一段科學家費根堡富有哲理的自述,他說:「
一定有某些圖塊遺失了。如果你問自己方程式真正意味的是什麼,如果你根據這理論來拼湊世界的面目,你會茫然一無所得。你無法想像粒子遵循一定的軌道飄移,你根本無法將之轉化成日常的社會經驗。如果你開始問:根據這理論,世界的面貌如何的更多微妙問題,到頭來這和你平日想像事物的方式背道而馳,相去甚遠,所以你會陷入徬徨。也許這就是世界的真相,但是你懷疑是否另有天地,能夠把所有資訊的碎片組合成形,不需要這麼極端地疏離你的直覺.....
當你打量這個房間,可以看到那邊有一堆雜物,這邊坐了一個人,門戶開在另一側....根據所受的物理訓練,你得使用物質的基本原理,寫下波動方程式去形容這房間。欸!這不見得是可行之道,也許上帝辦得到。但分析觀念無法了解這樣的事情。有關雲朵是何模樣的問題,已經不再是學術性的題目。....把所有的數據放進你能負擔的最大機器裡,並估計出下一步會如何。但這些都不切實際。.....
在某種層次上,他們根本不在乎過程的尺寸,在何處發生也無太大影響,持續發生多久也不要緊。唯一可能有普遍性的,是不隨量尺變化的性質。我們可以說,藝術就是探討人類眼中世界的裡論,顯然沒有人能夠全盤掌握四周所有的細節。而藝術家的成就即是去蕪存菁,然後賦予意義。...對那些畫家而言,紊流永遠都蘊藏著尺度的觀念。我真的想解決描述雲朵的奧秘。....可是(見)能夠寫下偏微分方程式,並不一定表示完成所有的答案。無論如何,地球上充滿奇妙而誘人的美麗事物,都是大地付予我們最好的承諾。」
不管世界變得如何,永遠都會有無解的謎,
這就是普遍性,大概是這個意思?!!
--
我家的顯示卡應該又快壞了,
螢幕有模糊的現象啊...(茶)
- Aug 30 Sun 2009 16:29
混沌 chaos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禁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