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死,是人生的最後一個階段,
既然是一個階段,也可以說就是一個點。
點前的世界,是終者也有參與的全世界,
點後的世界,是少了一個人的全世界。
有差嗎?沒有差嗎?
對於死亡,最有影響的,
是逝者如何接受可能的死亡,
其親友又是如何調整心情呢?
記得有本書好像書名是這樣的「我最親愛的那個人去了」,
就連分手都可以讓人痛不欲生了,何況是一輩子見不著面的。
有一回的惡夢是夢見我真正的死了,
但夢醒的時候,我卻記得的是為什麼
我沒有來的及跟我愛的人說「對不起」、「我愛你」。
「秋天裡的春光」是年邁的老婆婆與老公公的故事,
死亡可能隨時帶走他們其中一個人的性命,
那他們應該怎麼辦,老著等死、還是再勇敢的選擇自己的願望。
這個老夫妻的故事,就又讓我想起「與妻訣別書」,
在將死的可能之下,你會選擇自己與另一半,誰先死呢?
不論是誰死,都會有痛苦吧!?
死亡的背後呢?是什麼?
跑場時,我看到的是文化傳承下的儀式,
就好像說,死亡後的步驟,不過是由一連串的過程與過程而組成,
真正會思考意義或實用的價值嗎?我想,大概是沒有。
扣除掉今天的第一回跑場,
我最後參加的喪禮大概是在六年前了(我阿公的),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舉行的地點在台北,科技化的緣故,
音樂已經全部由tape所撥放,
所以也自然不見得有什麼拉胡琴的、彈鋼琴或柳琴的、或拿笛子拿鼓棒的。
當時也不見有葬儀社的人員是規定個個西裝比挺的,
法師跟啦賽的也差不多,念經念到跪地我腳酸腿麻的,實在很不是滋味。
可是今天跟以前差好多唷..我看那些葬儀社的人員可能在工作徵選時就有規定↓
「沒有一百八十公分、沒錢配帶隱形眼鏡的人概不錄用」
就連國樂團都有制式服裝,
儀器都是自備好的。
說到這,不得不批評一下,
這年頭,不但活人生前不得安寧,沒有什麼是真的外,
死後也都真不到那去,我在現場還看到陳水扁和宋楚瑜的弔聯咧!
(有聽說,只要花點小錢,要弄到誰的「簽名」都可以)
戶外的棚子風大就搖搖晃晃,團坐在靠車道那一邊,
要是有什麼疏忽,那首當其衝就是我們這一排(連逃都來不及逃)。
剛開場的時後,送的是毛巾,典故我猜是怕大家淚眼成河,
多少接接水用的,
可是很奇怪,一個沒有哭的人,給完奠儀、簽完名,
居然拿著半打的毛巾就走出去了,
(連這種東西都可以貪?!);
結束的時後,大盒大盒的義美蛋糕拿出來,
也沒會兒,就領的差不多了。
喪禮是送走人用的,可是參禮的人似乎來去的速度更快,
矇懂的小孩不能停住玩樂、不管祭典的嚴肅性,
所有的禮儀也是有一陣沒一陣的參加,沒見著人兒的時候,
八成就是又躲到那邊去玩了,可是大人也沒管她們,
因為法師的步驟又多又難懂,一下丟槌子、一下丟拐杖,
環著棺材念著經,袍子鈴聲洸噹洸噹,
可是頭上油光光的,讓人覺得是那麼正經又不那麼正經。
凡參禮的人都要在身上帶個黃絲帶,
也不是那麼拘禮,風吹著吹,一不小心掉了下來,也沒人去理會它。
就像落花瓣一樣,場內場外的小角落裡,
都會有小小的黃金色花瓣被遺棄而偷偷哭泣,它是為了自己而哭,還是死者而哭呢?
家屬沒有一個哭的,反倒是座內(家屬們都用站的)某一個老小姐,
哭到有人要攙扶著她去致意,
恩~這個她難不成是傳說中的小老婆劇情?
不過好像又不太可能,這戶人家看起來也不是什麼大家庭?!
該不會是分家產的情節吧?家人都淚不掉人不哭的,
實在很懷疑這個儀式辦下去是不是只是為了場面好看,
搞不好爸爸的賓士已被老大開去,
女兒繼承父親的某筆稅收...等等,
活生生的花系列在我眼前上演??
別鬧了,我盯著亡者的照片看,
乎然就打了個哆嗦,心裡連忙急念阿彌陀佛,
活著時不得安寧,死後也可能沒有完整的被人放進心裡,
這樣的遺憾,該不會要我們死了以後才知道?
不對,人死了那裡會知道?!
生死一線,那我們還是現在就知道好了,是嗎?
--
雖然沒有生,也就沒有死。
既然是一個階段,也可以說就是一個點。
點前的世界,是終者也有參與的全世界,
點後的世界,是少了一個人的全世界。
有差嗎?沒有差嗎?
對於死亡,最有影響的,
是逝者如何接受可能的死亡,
其親友又是如何調整心情呢?
記得有本書好像書名是這樣的「我最親愛的那個人去了」,
就連分手都可以讓人痛不欲生了,何況是一輩子見不著面的。
有一回的惡夢是夢見我真正的死了,
但夢醒的時候,我卻記得的是為什麼
我沒有來的及跟我愛的人說「對不起」、「我愛你」。
「秋天裡的春光」是年邁的老婆婆與老公公的故事,
死亡可能隨時帶走他們其中一個人的性命,
那他們應該怎麼辦,老著等死、還是再勇敢的選擇自己的願望。
這個老夫妻的故事,就又讓我想起「與妻訣別書」,
在將死的可能之下,你會選擇自己與另一半,誰先死呢?
不論是誰死,都會有痛苦吧!?
死亡的背後呢?是什麼?
跑場時,我看到的是文化傳承下的儀式,
就好像說,死亡後的步驟,不過是由一連串的過程與過程而組成,
真正會思考意義或實用的價值嗎?我想,大概是沒有。
扣除掉今天的第一回跑場,
我最後參加的喪禮大概是在六年前了(我阿公的),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舉行的地點在台北,科技化的緣故,
音樂已經全部由tape所撥放,
所以也自然不見得有什麼拉胡琴的、彈鋼琴或柳琴的、或拿笛子拿鼓棒的。
當時也不見有葬儀社的人員是規定個個西裝比挺的,
法師跟啦賽的也差不多,念經念到跪地我腳酸腿麻的,實在很不是滋味。
可是今天跟以前差好多唷..我看那些葬儀社的人員可能在工作徵選時就有規定↓
「沒有一百八十公分、沒錢配帶隱形眼鏡的人概不錄用」
就連國樂團都有制式服裝,
儀器都是自備好的。
說到這,不得不批評一下,
這年頭,不但活人生前不得安寧,沒有什麼是真的外,
死後也都真不到那去,我在現場還看到陳水扁和宋楚瑜的弔聯咧!
(有聽說,只要花點小錢,要弄到誰的「簽名」都可以)
戶外的棚子風大就搖搖晃晃,團坐在靠車道那一邊,
要是有什麼疏忽,那首當其衝就是我們這一排(連逃都來不及逃)。
剛開場的時後,送的是毛巾,典故我猜是怕大家淚眼成河,
多少接接水用的,
可是很奇怪,一個沒有哭的人,給完奠儀、簽完名,
居然拿著半打的毛巾就走出去了,
(連這種東西都可以貪?!);
結束的時後,大盒大盒的義美蛋糕拿出來,
也沒會兒,就領的差不多了。
喪禮是送走人用的,可是參禮的人似乎來去的速度更快,
矇懂的小孩不能停住玩樂、不管祭典的嚴肅性,
所有的禮儀也是有一陣沒一陣的參加,沒見著人兒的時候,
八成就是又躲到那邊去玩了,可是大人也沒管她們,
因為法師的步驟又多又難懂,一下丟槌子、一下丟拐杖,
環著棺材念著經,袍子鈴聲洸噹洸噹,
可是頭上油光光的,讓人覺得是那麼正經又不那麼正經。
凡參禮的人都要在身上帶個黃絲帶,
也不是那麼拘禮,風吹著吹,一不小心掉了下來,也沒人去理會它。
就像落花瓣一樣,場內場外的小角落裡,
都會有小小的黃金色花瓣被遺棄而偷偷哭泣,它是為了自己而哭,還是死者而哭呢?
家屬沒有一個哭的,反倒是座內(家屬們都用站的)某一個老小姐,
哭到有人要攙扶著她去致意,
恩~這個她難不成是傳說中的小老婆劇情?
不過好像又不太可能,這戶人家看起來也不是什麼大家庭?!
該不會是分家產的情節吧?家人都淚不掉人不哭的,
實在很懷疑這個儀式辦下去是不是只是為了場面好看,
搞不好爸爸的賓士已被老大開去,
女兒繼承父親的某筆稅收...等等,
活生生的花系列在我眼前上演??
別鬧了,我盯著亡者的照片看,
乎然就打了個哆嗦,心裡連忙急念阿彌陀佛,
活著時不得安寧,死後也可能沒有完整的被人放進心裡,
這樣的遺憾,該不會要我們死了以後才知道?
不對,人死了那裡會知道?!
生死一線,那我們還是現在就知道好了,是嗎?
--
雖然沒有生,也就沒有死。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